我再次到了至圣林来还四十一年前的愿
宇宙在个点内来揭开宇宙的众多奥秘
——《宇宙在个点内来认识量子如何构成宇宙》序言
——我再次到了至圣林来还四十一年前的愿
徐永海
(曾就读北京医学院医学系79级,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)
2025年9月6日于曲阜
一、基于迈克耳逊-莫雷实验,一定会发现宇宙在个点内
在迈克耳逊-莫雷实验基础上,应当是只发现了这么一件事情。即,地球是在快速的运动中,一些光是从前面迎头撞向地球,另一些光是从后面追尾撞向地球,可是它们撞到地球的速度都是相同的(明线的干涉条纹没有变成暗条纹)。
这如同在说,两车迎头相撞和两车追尾相撞,撞击的力量是一样的,这完全违反经典物理学、近代物理学,是物理学上空的一个乌云。
根据迈克耳逊-莫雷实验,必然会得出,不论你如何运动,你所测量的光速都是30万公里/秒。即,任何光与任何运动体之间的速度差永远是30万公里/秒。即,方向相同时,不论快速飞行者的速度是多快,光的速度一定是永远比快速飞行者的速度还要再快上30万公里/秒,快速飞行者的速度一定是永远比光的速度要慢上30万公里/秒。即,同时出发,光永远比你快!!!,光永远飞在你的前面!!!!!!;即,同时出发,你永远比光慢!!!,你永远飞在光的后面!!!!!!。
打开手电筒可以发射出一束光(光柱)。如果从开到关是100亿年,这束光(光柱)的长度就是100亿光年(距离)。
如果你和一个极长光柱的前端同时从地球出发,都飞行了100亿光年的距离,之后都返回到地球。即使你的速度极快,你是只用了1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这次旅行,返回到了地球。可是在飞行中,你依旧是只会看到,这个光柱的速度依旧比你的速度还要再快上30万公里/秒,一节节光段的速度依旧比你的速度还要再快上30万公里/秒,一节节光段依旧总是连续着以30万公里/秒的速度在不停地超你。
因光永远比你快!!!,光永远飞在你的前面!!!!!!,光柱前端一定比你先返回到地球,你只能和光柱中部或后端同时返回到地球。相对于你来说,你是在第1年结束这一时刻返回到地球的;自然相对于你来说,光柱前端一定是在第1年结束之前的某一时刻返回到地球的,如第11月。
因这段距离是100亿光年(距离),相对于地球来说,地球看到,光柱前端返回地球的时刻,一定是在第100亿年结束这一时刻。因你永远比光慢!!!,你永远飞在光的后面!!!!!!,那么,相对于地球来说,地球看到,你返回地球的时刻,一定是在第100亿年结束之后的某一时刻,如第101亿年。
总之,相对于快速飞行的你来说,你返回到地球时,你与地球重逢时,你是只过了1年,你是只长了1岁。而相当于地球来说(相对于你如此快的速度,此时地球如同静止者,即相对于静止者来说),地球看到你返回时,地球与你重逢时,地球是已经过了100多亿年,地球是已经长了100多亿岁。
此时,由于你的快速飞行,相对于你来说,地球的100多亿年变短到了你自己的1年;相对于你来说,时间(时段)变短了。
如果你的速度还快,越来越快,最后足够快;相对于你来说,100多亿年的整个宇宙时间就要变短到0秒,并且100多亿光年(距离)的整个宇宙空间也就要变短到0米。宇宙的本来面目(本身)一定是虚空的、零点的,是个“点”,是在个“点”内。
相对论,即,相对于快速飞行者来说和相对于静止者来说,时间、空间是不同的,因此才称作“相对论”。这才是相对论的核心!!!!!!!,这才是被称为“相对论”的原因!!!!!!!!。
相对于静止者来说,作为他不是快速飞行者来说,30万公里/秒(光速)是最快速度,任何速度都不能超过30万公里/秒(光速),你快速飞行者的速度可以越来越接近30万公里/秒,但是永远不能超过30万公里/秒。同时,相对于静止者来说,时间(时段)、空间(距离)不会变短。
相对于快速飞行者来说,作为你就是快速飞行者来说,不论你快速飞行者的速度是多快,哪怕是无限快,光的速度依旧是永远比你快速飞行者的速度还要再快上30万公里/秒。同时,相对于你快速飞行者来说,时间(时段)、空间(距离)会变短,并且会变短到零点,整个宇宙的时间、空间都会变短到零点。
当今物理学在相对论上是拐入了某些误区。一、虽然说了“不论你如何运动,你所测量的光速都是30万公里/秒”(光速不变),但是没有接着说“相对于快速飞行者来说,不论快速飞行者的速度是多快,光的速度依旧是永远比快速飞行者的速度还要再快上30万公里/秒”。二、在说了“光速(30万公里/秒)是最快速度,任何速度都不能超过光速(30万公里/秒)”,没有指明这仅仅只是相对于静止者来说的。三、时间(时段)是一维的,如同一条线,变长、变短才好理解。可以却说成是“时钟变慢、时间变慢”,使得简单的事物变得非常复杂,而不好理解。……。借此回避了,相对于快速飞行者来说,整个宇宙(整个宇宙时间、整个宇宙空间、整个物质世界)会变短到零点的问题。
时间、时刻、时段,是不同的概念。时间包括时刻、时段,但常指时段。时刻是零维的,是个点。时段是一维的,是条线。汉语、汉字、汉文太好了。
二、从“点”这个宇宙终极出发,可以统一相对论和量子论
宇宙大爆炸理论告诉我们:“在138亿年前,整个宇宙是从一个起始点中诞生的”。而只有宇宙本身是个“点”,并一直都在这个“点”内,才有可能从一个“点”中诞生出如此宏大的宇宙。即借助哲学,我们可以得出宇宙本身是在一个“点”内。基于迈克耳逊-莫雷实验,我们一定会发现宇宙本身在个“点”内。即借助科学,我们更可以得出宇宙本身是在一个“点”内。我们能够理解整个宇宙是从一个“点”中诞生的,自然也应当可以理解整个宇宙本身是在一个“点”内。
整个宇宙是从一个“起始点”中诞生的,自然可以从这“起始点”中诞生出很多、很多、很多……的“点”,一些“点”还可以表现为“弦”。这“点”、这“弦”应当是宇宙的最小单位——量子,因为在宇宙中再也没有比这“点”、这“弦”更小的东西了。
宇宙本身是个“点”,是在个“点”内。宇宙中所有的最小单位(量子)“点”相当于都在同一个点上,相互之间就应当具有互在互吸的关系。这应当是万有引力,互在是万有引力的场,互吸是万有引力的力。粒子内具有这最小单位(量子)“点”时,也就具有了万有引力、重量、质量。物质世界的质量应当是建立在量子“点”基础上,是由量子“点”构成的。
宇宙中所有的最小单位(量子)“弦”相当于都在同一个点上,相互之间就应当具有互在互吸、互在互斥的关系,同方向相吸,反方向相斥。这应当是磁力,互在是磁力的场,互吸是磁吸引力,互斥是磁排斥力。“弦”可以构成“面”,“面”可以构成“体”。粒子的体积、宇宙的空间都应当是建立在量子“弦”基础上,是由具有磁力的“弦”构成的。从而使得在空间中可以展现出磁力线、磁场,磁力线应当不是虚构的,而是真实存在的。
因为宇宙空间是“环的立方”,所以构成宇宙空间的“弦”平时不展现出磁力来。只有在光波、磁铁等的作用下,一些“弦”才会展现出磁力来,而成为磁力线、磁场。
粒子的体积是由具有磁力的“弦”构成的,粒子具有磁力、磁矩。在对撞机内,在磁场的作用下,中子、质子、电子等粒子可以被吸引着快速运动。在电视机的显像管内,在这弱小磁场的作用下,电子也能被吸引着快速运动。那么相对于中子、质子来说,电子应当具有很强的磁力(磁矩),具有很多的“弦”,具有很大的体积。电子云应当就是电子,就是电子本身,就是电子的体积。
当今科学认为,电子是以“电子云”的形式存在的,在电子云内电子的位置是测不准的,即电子可以同时在电子云内的任何位置上。那么,电子云应当就是电子,就是电子本身,就是电子的体积。那个“点”状的、围绕原子核不停转圈的电子应当根本不存在。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测不准现象:“不是测不准,而是根本不存在”。爱因斯坦说的“上帝不会掷骰子”,应当是正确的。
借此我们可以解释薛定谔提出的“电子在电子云内是不能确定位置的,并且可以同时在电子云的任何位置上”(测不准)。这是物理学上空的又一个乌云,由此诞生了量子论。
在迈克耳逊-莫雷实验基础上,来认识到宇宙本身在个“点”内,并从“点”这个宇宙终极出发,我们可以统一相对论和量子论,并彻底驱散物理学上空的“光速不变和测不准”这两个乌云。
三、从“点”这个宇宙终极出发,可以去认识宇宙的众多奥秘
整个宇宙的空间(体积)、整个物质世界的体积是建立在不具有体积属性的最小单位(量子)“弦”基础上,整个物质世界的质量是建立在不具有质量属性的最小单位(量子)“点”基础上。因此,整个宇宙(整个宇宙时间、整个宇宙空间、整个物质世界)可以相对于不同速度展现出不同大小,可以相对于速度足够快、无限快展现为零点。宇宙的本来面目(本身)一定是虚空的、零点的,是个“点”,是在个“点”内。
宇宙空间可以相对于不同速度展现出不同大小,可以相对于速度足够快、无限快展现为零点。宇宙空间一定不是由“以太”构成的,因为“以太”如同液体、气体、固体一样,是实实在在的,不会出现“由以太构成的宇宙空间,相对于不同速度展现出不同大小,相对于速度足够快、无限快展现为零点”的现象。
宇宙的空间、粒子的体积都是由最小单位(量子)“弦”构成的,弦具有磁性、磁力。粒子(如电子——电子云)可以放出一部分“弦”到空间中,产生光波。光波是以光速膨胀的球面,在球面上,构成空间的弦此时展现出磁力来。即,光波应当是,构成宇宙空间不同位置的弦,以光速依次地展现出磁力来。
另一个粒子(如电子)可以接收到光波,光波消失,粒子(如电子)就会从自己的位置上从空间中提取出相应的“弦”。粒子(如电子)放出“弦”,体积变小;粒子(如电子)提取“弦”,体积变大。电子(电子云)的体积变大,可以出现热胀等能量反应,可以出现固态变为液态、液态变为气态等能量反应,可以出现分子结构变化等能量反应,而可以出现燃烧、爆炸等能量反应。弦应当还是能量的最小单位(量子)。
在空间传递的只能是光波,粒子(如电子)放出、接收(提取)的只能是“弦”,而“弦”可以带来能量反应,“弦”等于是光子,“弦”就是光子!!!,弦(光子)是能量的最小单位(量子)。粒子(如电子)放出、接收(提取)的只是光子,不会是光波;而在空间中传导的只是光波,而不是光子。由此,我们可以解释“光的波粒二象性”。
一个粒子接收光波获得光子(弦),同时可以立刻放出光子(弦)产生光波。借此,在一个导体内,一些电子<电子云>可以依次地传递光波——射电光波,而产生电流。电流应当是射电光波在导体内的电子<电子云>之间的传递。射电光波具有方向性,顺时针方向、逆时针方向,因此电流具有两种,正极电流、负极电流。当今物理学,一边说电流是电子流动的反方向,另一边又说正极电流是空穴向前流动,实在是牵强附会。
电子<电子云>接收“可见光波”获得光子,同时可以立刻放出光子产生“射电光波”。这些射电光波可以被传递出来,成为电流,这是光电效应。磁铁转子带动磁力线旋转,此时磁力线如同光波(光波是构成空间的弦以光速依次地展现出磁力来,是以光速运动的磁力线)。周围的导体(如铜线)的电子<电子云>接收到(即被动切割到)磁力线,也会获得光子,同时也会立刻放出光子产生射电光波,成为电流,这应当就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。切割磁力线没有阻力,不会为切割磁力线消耗能量,电能是白白从空间中获得的。空间是由弦(光子)构成的,空间是一个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能量库。未来可以将发电机的摩擦阻力减小到为零,而可以从空间中获得永不枯竭的能源。
当今物理学仅仅把宇宙的空间视为背景,把粒子视为一个点,对宇宙的空间(体积)、粒子的体积都是视而不见。借着认识宇宙的空间(体积)、粒子的体积的本来面目,我们不仅可以认识光波、能量、电流及光电效应、发电机等的本来面目,我们还可以去认识基本粒子、基本力、原子核等的本来面目。
宇宙时间仅仅是个过程,从宇宙起始点中只诞生了宇宙空间和物质世界,自然宇宙空间和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——基本粒子,就会具有某些相同特点。借着认识宇宙空间的特点,我们可以认识基本粒子的构成,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粒子的周期表,可以认识到一些粒子可以具有更多数量的夸克,可以认识到粒子为什么会出现蜕变,如为什么一个中子可以蜕变为一个质子、一个电子、一些光子。
因宇宙本身是个“点”,是在个“点”内。宇宙中所有的量子(点、弦),和由量子构成的所有粒子,相当于都在同一个“点”上,相互之间就会具有互在互吸、互在互斥的关系。借此我们可以认识基本力的本来面目,可以得出了一个基本力的统一理论。可以认识到基本力只能具有万有引力、磁力、电力、弱力、强力这5种。
在认识到基本粒子和基本力的本来面目基础上,我们还可以去认识原子核的内部结构,可以认识到为什么在较大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必须大于质子数,认识到为什么原子核会出现核衰变、核裂变、“核聚变”。我们还可以去认识原子核外的电子(电子云)排列,借此可以去认识分子、物体的构成。我们还可以去认识星球的演化过程,为什么恒星是发光的,而一些行星、卫星是不发光的。
总之,通过认识到宇宙本身是个“点”,是在个“点”内,并从“点”这个宇宙终极出发,我们可以去认识宇宙的很多、很多未知奥秘,并可以得出一个宇宙的统一理论。
四、我经历了四十多年的研究,现终于告一段落,并完成了论文
我1979年考上了北京医学院(现北京大学医学部),在北医学习了5年,希望将来能当个医术全面、充满爱心的好医生。虽然学医很累,但是在意识到宇宙本身是个“点”,并且意识到这一定又是一个落到牛顿头上的苹果,我常常是思考这些物理学问题。
在40多年前,在我上大学时,我就坚信,宇宙本身一定是虚空的、零点的,是个“点”。并且从宇宙本身是个“点”这个终极出发,一定可以搞明白基本粒子、基本力、空间(体积)、光波、能量、电流等的本来面目。我想,能有这样想法的人,一定极少,可能只有我一个。
1984年我从北医毕业,7月份我在北京卫生局人事处得知,我被分配到远离市区的北京温泉结核病医院(后依次改名为北京结核病医院、北京胸科医院、北京老年医院)。在离开北京卫生局人事处时,我立志从此在当个好医生的同时,开始——从宇宙本身是个点这个终极出发——来进行物理学研究。
为此,在这1984年的7月份,我特意去了一趟山东的曲阜,去了孔林(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园)——至圣林。在孔子墓前,我立志一定要完成这一使命。正是借着这一信念,我走过了四十多年。并且我一直坚信着,我一定会完成这一使命。
1987年我在北京图书馆读到了《宇宙的创生》,作者在论述到宇宙大爆炸理论时,说到了上帝。是呀,是呀,为什么以前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呀。只有上帝才能从一个“点”中诞生出如此宏大的宇宙,才能在一个“点”内展现出如此宏大的宇宙,一定是真的存在上帝。从这时开始我从无神论者变成了有神论者。并在1989年2月,在我偶然走进教堂后,我接受了耶稣,成了基督徒。
通过神学、神哲学、哲学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宇宙的终极,如去认识整个宇宙是从一个“点”中诞生的,宇宙本身一定是个“点”,是在个“点”内。并可以使我们从“点”这个宇宙终极出发去揭开宇宙的众多奥秘。如果不具有相应的神学、神哲学、哲学,会很难去认识宇宙的终极,会很难去揭开宇宙的众多奥秘,并会陷入一些误区中,而会带来“观念上的巨大混乱”。
中国科学院郭汉英研究员说过:“物理学并不是一个已完成的逻辑体系。相反,它每时每刻都存在着一些观念上的巨大混乱。科学发展的历史正预示着,一场新的变革正在酝酿,并且迟早会到来,物理学正面临新的挑战、酝酿新的突破”。从宇宙本身是个“点”这个终极出发,我们一定可以迎来这物理学的新突破。
为此作为一个有神论者,作为一个基督徒,我深深感到,揭开宇宙的众多奥秘,我是责无旁贷的了。我更是深深感到,完成这一科研工作,是上帝主耶稣基督给我的使命,我必须完成。因为基督信仰,带领家庭教会,维护基督信仰权益,我曾两次坐牢。在牢里借着安静、封闭的环境,我可以脑子里写,在脑子里记,这有利于思考。借着坐牢这如此艰难、苦难的处境,我时常在脑子里出现一些突破常规的思路,这有利于探索。借着在脑子里写,在脑子里记,第一次坐牢两年我写了5万字,第二次坐牢两年我写了10万字。
四十多年来,我一直在坚信着,我一定会完成这一使命,为此我一直在苦苦的思考、研究、探索。今天,在经历了这四十多年的艰辛后,我终于完成了这一使命,并完成了论文《宇宙在个点内来认识量子如何构成宇宙》(8万多字)。感谢主!!!,是主耶稣一直在激励着我,带领着我。
如果我的理论是正确的,那么我的科研一定会使我比肩牛顿爱因斯坦。即使我的理论是错误的,但因这个理论是第一个建立在终极基础上的、系统的、自洽的科学理论,也会在物理学教科书上留下一笔,也会科学史上留下一笔。为此我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、帮助、参与,我也确实需要大家的支持、帮助、参与。
四十多年前,在1984年7月,我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,在孔子墓前,立志一定要完成这一使命。四十多年后,在我六十多岁时,我终于完成了这一使命。在2025年9月6日,在我被旅游到山东时,我是再次到了曲阜孔林——至圣林——的孔子墓前,献上了我的论文《宇宙在个点内来认识量子如何构成宇宙》,来还这四十一年前的愿。
《宇宙在个点内来认识量子如何构成宇宙》
https://xuyonghai.blogchina.com/761099966.html
https://xuyonghai1960.blogspot.com/2024/06/blog-post_24.html
徐永海,手机(微信):18600229405,电子邮件:2496290774@qq.com,另一微信号:xuyonghai-1960。
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