宇宙诞生于起始点来得出一个基本粒子周期表
宇宙诞生于起始点来得出一个基本粒子周期表
徐永海(曾就读北京医学院医学系79级,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)
2022年3月2日
在138亿年前,整个宇宙是从一个“起始点”中诞生出来的。由于整个宇宙是从一个“起始点”中诞生出来的,自然可以从“起始点”中诞生出很多的“点”,“点”应当是宇宙的一种最小单位。
整个宇宙是从一个“起始点”中诞生出来的,而只有整个宇宙本身(本来面目)是个“点”,并一直都在这个“点”内,一直就没有离开过这个“点”,才有可能从一个“点”中诞生出如此宏大的宇宙。即,整个宇宙本身(本来面目)应当是个点,是在一个点内。并且,通过进一步地理解相对论,我们一定会得出,整个宇宙本身(本来面目)是虚空的、零点的,整个宇宙本身(本来面目)是个点,是在一个点内。即,整个宇宙本身(本来面目)一定是个点,是在一个点内。
整个宇宙本身(本来面目)是个点,那么宇宙的最小单位“点”,一方面它们分别在宇宙空间的不同位置上,另外一方面它们又相当于都在同一个点上,相互之间就应当具有相互吸引的关系。最小单位“点”相互之间具有相互吸引的关系,这应当是万有引力。中子、质子、电子等基本粒子,通过包含着一定数量的“点”这种最小单位,而具有了万有引力,而具有了重量,而具有了质量。
一个“点”可以表现为一个“弦”——最短的线,“弦”也应当是宇宙的另一种最小单位。一些弦可以构成一个面(面积),一些面可以构成一个体(体积),“弦”可以构成粒子的体积和宇宙空间的体积。粒子的体积和宇宙空间的体积(宇宙空间)应当都是由“弦”构成的。
“弦”构成了粒子的体积和宇宙空间的体积(宇宙的空间),粒子的体积和宇宙的空间都应当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。宇宙的空间不应当仅仅是研究的背景,对粒子的体积更不应当视而不见。我们实在是应当研究粒子的体积、宇宙的空间,我们实在是应当研究宇宙空间的特点。
在138亿年前,整个宇宙是从一个“起始点”中诞生出来的,并且随着宇宙时间的行驶,宇宙空间以光速膨胀。在宇宙时间是第10纳秒(第亿分之一秒)这一刻时,整个宇宙空间的大小只有3米;在宇宙时间是第10万纳秒(第万分之一秒)这一刻时,整个宇宙空间的大小只有30公里;……。目前宇宙时间是第138亿年(岁),宇宙空间的大小是138亿光年(距离)。总之,宇宙空间是有限的,在某一时刻宇宙空间是有确定大小的。这是宇宙空间的第一个特点。
二维的地球球面是有限的,只有5.1亿平方公里,但是是没有边界的,是有限无边的;同时是没有中心点的,或者说处处是中心点的,如你可以说,南极这个点就是地球球面的中心点,北极这个点就是地球球面的中心点。三维的宇宙空间也应当如此,宇宙空间是有限的,但是是没有边界的,是有限无边的;同时宇宙空间也应当是没有中心点的,或者说处处是中心点的。这是宇宙空间的第二个特点。
在宇宙空间中,每一个点都可以说是宇宙空间的中心点,每一个点都具有前后、左右、上下6个方向。沿着这6个方向分别行驶任意距离,可以到达6个点上;这6个点,每个点也都可以说是宇宙空间的中心点。这6个点,每个点也都具有自己的6个方向,这样一共就具有了36个方向。只是6个方向是实的,是真实的;36个方向是虚的,是不真实的。这是宇宙空间的第三个特点。(宇宙空间还有很多的特点)。
从宇宙起始点中诞生了宇宙时间、宇宙空间和物质世界。宇宙时间仅仅是个过程,从宇宙起始点中只诞生了宇宙空间和物质世界。宇宙空间和物质世界应当具有某些相同的特点。
在物质世界中,中子、质子、电子等基本粒子是由夸克构成的,夸克是由“点”、“弦”等最小单位构成的。在物质世界中,最小单位“点”、“弦”不能单独存在,夸克也不能够单独存在。能够单独存在的最小实体、基本单位只能是中子、质子、电子等基本粒子。那么,从宇宙起始点中(宇宙诞生期内)直接诞生出来的,不可能是单独的“点”、“弦”和夸克,而只能是基本粒子。
宇宙时间仅仅是个过程,从宇宙起始点中(宇宙诞生期内)只诞生了宇宙空间和物质世界。而中子、质子、电子等基本粒子是物质世界的最小实体、基本单位,是从宇宙起始点中(宇宙诞生期内)直接诞生出来的。那么宇宙空间和基本粒子应当具有某些相同的特点。
宇宙空间,6个方向是实的,36个方向是虚的。那么,从宇宙起始点中(宇宙诞生期内)诞生出来的粒子,本身应当具有6个部分、36个夸克,6个部分应当分别是6个上夸克、6个下夸克、6个粲夸克、6个奇异夸克、6个顶夸克、6个底夸克。
图1、从宇宙起始点中诞生出来的粒子,本身应当具有6个部分、36个夸克
6个同种夸克为1个部分,这1个部分、这6个同种夸克只能作为一个整体来存在;不能1个夸克单独存在,也不能2个夸克、3个夸克、4个夸克、5个夸克一起存在,只能是6个夸克作为一个整体来一起存在。
粒子是由夸克构成的,每个夸克内都具有一定数量的最小单位——弦、点、虚点。“弦”可以使粒子展现出体积。“点”可以使粒子展现出质量。“虚点”即不能使粒子展现出质量,也不能使粒子展现出体积;但是,“虚点”是存在的,不是没有。一些夸克内具有弦、点,可以被看到。另一些夸克内只具有“虚点”,不可以被看到。
从宇宙起始点中(宇宙诞生期内)诞生出来的粒子,本身应当具有36个夸克。这种粒子可以在其中的33个夸克中只具有第三种最小单位“虚点”(不能被看到,相当于不存在);而只在3个上夸克中才具有另外两种最小单位“点”、“弦”(才能够被看到,相当于这个粒子只有3个夸克),并且“点”多、“弦”少,这种粒子具有极大的质量、极小的体积。(这种粒子应当是中子)。
图2、中子
这种粒子可以分裂(蜕变),原来是6个部分、36个夸克(6个上夸克、6个下夸克、6个粲夸克、6个奇异夸克、6个顶夸克、6个底夸克)作为一个整体,分裂(蜕变)后,6个上夸克为一个个体,6个下夸克为一个个体,6个粲夸克为一个个体,6个奇异夸克为一个个体,6个顶夸克为一个个体,6个底夸克为一个个体,共分裂(蜕变)为6个个体。
图3、6个部分、36个夸克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分裂为6个个体,每个个体内包含6个同种夸克
并且,在分裂(蜕变)时,6个粲夸克、6个奇异夸克、6个顶夸克、6个底夸克(4个部分,24个夸克)可以再次分裂、分解。在此过程中,每个夸克内具有的“虚点”都变为“点”,再都变为“弦”,并且这些弦都加入到空间中,变为光、光波。在这个过程中,产生了大量的光子,大量的能量,这应当是能量的最初来源。(中子蜕变可以产生大量光子)。
在分裂(蜕变)时,剩下的6个上夸克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保留下来,而可以成为一个新粒子。这种新粒子可以在其中的3个上夸克中只具有第三种最小单位“虚点”(不能被看到,相当于不存在),而在另外的3个上夸克中才具有另外两种最小单位“点”、“弦”(才能够被看到,相当于这个粒子只有3个夸克),并且“点”多、“弦”少。这种新粒子具有极大的质量、极小的体积。(这种粒子应当是质子)。
图4、质子
在分裂(蜕变)时,剩下的6个下夸克可以作为一个整体保留下来,而可以成为另一个新粒子。这种新粒子可以在其中的3个下夸克中只具有第三种最小单位“虚点”(不能被看到),而在另外的3个下夸克中才具有另外两种最小单位“点”、“弦”(才能够被看到),并且“点”少,“弦”多。这种新粒子具有极小的质量、极大的体积(电子云)。(这种粒子应当是电子)。
图5、电子
这个分裂(蜕变)过程应当就是,一个中子蜕变为一个质子、一个电子、一些光子。
即,从宇宙起始点中(宇宙诞生期内),应当是只诞生了中子,之后中子可以蜕变,一个中子可以蜕变为一个质子、一个电子和一些光子。中子是建立在36个夸克作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上,质子是建立在6个上夸克作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上,电子是建立在6个下夸克作为一个整体的基础上。因此宇宙中正负电荷是对称的,宇宙中粒子是对称的,宇宙是对称的。
6个上夸克是一个整体,在此基础上,可以展现出一些带正电荷的粒子。如果,其中的3个上夸克具有的是“虚点”,这3个夸克不可以被看到,为不可见夸克。另3个上夸克具有的是“点”、“弦”,这3个夸克才可以被看到,为可见夸克(为此被认为这种粒子只有3个夸克)。
如果在这3个夸克中,是“点”多、“弦”少,质量大、体积小,这种粒子是质子。如果在这3个夸克中,是“点”少、“弦”多,质量小、体积大(电子云),这种粒子是正电子。
在这3个可见夸克中,质子是“点”多、“弦”少,正电子是“点”少、“弦”多。当质子中的一部分“点”转变为“弦”后,也成了“点”少、“弦”多,这时质子就要蜕变为正电子。
图6、质子蜕变为正电子
如果,在6个夸克中,4个上夸克具有的都是“虚点”,这4个夸克不可以被看到,为不可见夸克。只有2个上夸克具有的是“点”、“弦”,这2个夸克才可以被看到,为可见夸克(为此被认为这种粒子只有2个夸克)。如果在这2个夸克中,是“点”多、“弦”少,质量大、体积小,这种粒子是带正电荷的介子π+。
图7、介子π+
依据展现出来的可见夸克分别是1个、2个、3个、4个、5个、6个;依据在可见夸克中展现出来的“点、弦”,或者是以“点”为主(质量为主),或者是以“弦”为主(体积为主),这样在6个上夸克(6个夸克是一个整体)基础上可以展现出12种粒子。在6个粲夸克(6个夸克是一个整体)基础上也可以展现出12种粒子,在6个顶夸克(6个夸克是一个整体)基础上也可以展现出12种粒子。这36种粒子都带正电荷,在此基础上,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带正电荷的“粒子周期表”。
6个下夸克是一个整体,在此基础上,可以展现出一些带负电荷的粒子。如果,其中的3个下夸克具有的是“虚点”,这3个夸克不可以被看到,为不可见夸克。另3个下夸克具有的是“点”、“弦”,这3个夸克才可以被看到,为可见夸克(为此被认为这种粒子只有3个夸克)。
如果在这3个夸克中,是“点”多、“弦”少,质量大、体积小,这种粒子是反质子。如果在这3个夸克中,是“点”少、“弦”多,质量小、体积大(电子云),这种粒子是电子。
在这3个可见夸克中,反质子是“点”多、“弦”少,电子是“点”少、“弦”多。当反质子中的一部分“点”转变为“弦”后,也成了“点”少、“弦”多,这时反质子就要蜕变为电子。
图8、反质子蜕变为电子
如果,在6个夸克中,4个下夸克具有的都是“虚点”,这4个夸克不可以被看到,为不可见夸克。只有2个下夸克具有的是“点”、“弦”,这2个夸克才可以被看到,为可见夸克(为此被认为这种粒子只有2个夸克)。如果在这2个夸克中,是“点”多、“弦”少,质量大、体积小,这种粒子是带负电荷的介子π-。
图9、介子π-
在6个下夸克(6个夸克是一个整体)基础上可以展现出12种粒子,在6个奇异夸克(6个夸克是一个整体)基础上也可以展现出12种粒子,在6个底夸克(6个夸克是一个整体)基础上也可以展现出12种粒子。这36种粒子都带负电荷,在此基础上,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带负电荷的“粒子周期表”。
一些粒子可以建立在36个夸克作为整体的基础上。如果,其中的33个夸克具有的都是“虚点”,这33个夸克不可以被看到,为不可见夸克。只有3个上夸克具有的是“点”、“弦”,这3个夸克才可以被看到,为可见夸克(为此被认为这种粒子只有3个夸克)。
如果在这3个夸克中,是“点”多、“弦”少,质量大、体积小,这种粒子是中子。如果在这3个夸克中,是“点”少、“弦”多,质量小、体积大(电子云),这种粒子是中微子。
在这3个可见夸克中,中子是“点”多、“弦”少,中微子是“点”少、“弦”多。当中子中的一部分“点”转变为“弦”后,也成了“点”少、“弦”多,这时中子就要蜕变为中微子。
图10、中子蜕变为中微子
如果,在36个夸克中,只有2个上夸克、1个奇异夸克具有的是“点”、“弦”,这3个夸克才可以被看到,为可见夸克(为此被认为这种粒子只有3个夸克),如果在这3个夸克中,是“点”多、“弦”少,质量大、体积小,这种粒子是Σ0。
图11、Σ0
依据展现出来的可见夸克分别是1个、2个、3个、……、34个、35个、36个;依据在可见夸克中展现出来的“点、弦”,或者是以“点”为主(质量为主),或者是以“弦”为主(体积为主);在36个夸克作为整体的基础上,可以展现出更多种类的粒子,它们都不带电荷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不带电荷的“粒子周期表”。
徐永海,住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新风南里10号楼6门501室,邮政编码:100088,座机电话:86-10-82082198,手机电话:18600229405(其微信曾被封,已重生),电子邮件:xuyonghai@aliyun.com,另一微信号:xuyonghai-1960。
注:
在1百多亿年前,整个宇宙是从一个“起始点”中诞生的。宇宙是从一个“点”中诞生的,这个“点”应当是宇宙的终极;从这个终极出发,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宇宙,去认识基本粒子、基本力等等的本来面目,去认识原子核的内部结构等。
为此,我进行了30多年的研究,现终于告一段落,并完成了论文(论著)——《零点中的宇宙与大脑中的精神》。其中的物理学部分可以单独成为一篇论文——《零点中的宇宙》(10万多字),在《零点中的宇宙》中包含着一个基本力统一、粒子周期表、原子核结构、光波本来面目等的自洽理论。本文《宇宙诞生于起始点来得出一个基本粒子周期表》为其前言中的第2节。
《零点中的宇宙》可见:
http://xuyonghai.blogchina.com/
评论
发表评论